第30章 醍醐灌顶
第30章 醍醐灌顶 (第2/3页)
铁升在电话里都跟我说了。”
郑铭正色道:“他那一套站在作家和编剧的角度,倒也不能说有错,但你想拿到这个机会,光靠妥协可不行。”
张延也忙坐正了身子,恳切道:“郑老师,那您能不能站在导演的角度,再给指点指点迷津?”
“我哪里懂什么导演的角度。”
郑铭摆摆手,又继续道:“说白了,妥协是进了剧组之后的事儿,而你现在最重要的是拿到进组的门票。
我对津门电视台不是很熟悉,对京城电视台的情况还是知道一些的,同时开两部剧就是极限了,而像《渴望》这样的精品长剧,只一部戏就让他们捉襟见肘。”
听到这里,张延已经醒过味儿来了。
以京城电视台的实力尚且如此,那津门电视台说要同时开两到三部精品剧,十有八九是在打肿脸充胖子。
要么是数量上吹了牛,要么是质量上吹了牛。
张延比较倾向后者,毕竟‘精品剧’是个相对比较模糊的概念,而两到三部则是实打实的硬性指标。
所以应该是同时开拍两部小制作的几率更大。
“聪明!”
郑铭听了张延的分析,赞了一声后,又道:“但你要知道,电视台也是有编剧部的,他们大概率会占据其中一个名额,所以你能争取的,就只有剩下的一个或者两个名额了。”
啧~
要是两个还好说,要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张延也不敢保证自己就能脱颖而出,毕竟有关系的人可不止他一个。
“所以你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把剧本写的小而精,也就是在尽量为剧组节约成本的前提下,争取把剧本写的足够精彩。”
顿了顿,又补充道:“最好能在剧本里肯定一下津门的成绩、夸一夸津门的人民。”
最后这一条真是‘醍醐灌顶’!
津门电视台这次急着要拍电视剧,就是因为上面觉得不能被京城落下太远,那如果在剧中吹捧一下津门的成就、展望一下津门的未来,肯定是上面喜闻乐见的。
想到这里,张延冲着郑铭一挑大拇哥:“您不愧是北电出来的,这句句都是真知灼见!”
郑铭却摇头道:“我也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真要是去执导电影,肯定拉不下这个脸来。”
此后两人又聊了许多和电影、剧本、小说有关的话题,一直到十点半,张延才主动告辞离开。
往公交车站走的时候,张延就一直在琢磨该怎么写这个剧本。
他原本想的是,仿照《红楼名侦探》写一个在古代探案的故事,反正中年作者收集了好多经典作案手法,足够他挑拣着用了。
到时候再选个名人当主角,比如包黑子、宋慈、狄仁杰什么的,就齐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