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让传统住进生活里的人

    第440章 让传统住进生活里的人 (第2/3页)

这里,在每个微不足道却又充满力量的善意里,在代代相传、绵延不绝的温暖之中。”

    这一评论,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让大家对文化自信有了更为深刻和直观的理解。

    更让人动容的还在后面。

    当老人准备离开时,几个大班的孩子像是约好了一般,突然一起追了上去,他们手中紧紧握着自己的节气印章,小心翼翼地往老人手心里盖。

    六一头上戴着吴师傅送的银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她努力踮起脚尖,把“小满”的印章稳稳地盖在老人的蛇皮袋上,鲜艳的红泥落在粗糙的粗麻布上,宛如一朵在夜色中悄然绽放的绚丽花朵,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爷爷,这样你的瓶子就是‘有节气的瓶子’啦!”六一清脆的童言,如同一股暖流,瞬间击中了无数人的心,评论区瞬间被感动的话语刷满屏。

    有非遗传承人留言道:“以前总担心老手艺后继无人、就此失传,现在我彻底懂了——只要孩子们的心里住着‘善’与‘美’,老手艺就永远有扎根生长的土壤,永远不会断绝。”

    这一留言,让人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希望,只要善良与美好在孩子们心中延续,传统文化便能生生不息。

    此时漫天的星辰,仿佛照亮了整个世界,最后一个红布袋也被系得整整齐齐放到拾荒老人的三轮车上。

    七个印着精美节气纹的红布袋高高堆起,宛如一座小山,承载着孩子们满满的善意。

    最顶上,静静地躺着朵朵送的玻璃瓶,瓶身上的星星贴纸在路灯的映照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像是在诉说着这个温暖夜晚的故事。

    老人缓缓踩着车离开,车轮轻轻碾过地上的落叶,发出细碎的声响,那声音轻柔而又舒缓,仿佛是在为这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夜晚,唱一首无声却深情的告别曲。

    六一趴在程瑾瑜的肩头,困意阵阵袭来,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可她小小的手中,依旧紧紧攥着个还没送出去的空瓶子,那是她善良与坚持的见证。

    温婉轻轻替她摘下发间的银冠,动作温柔而小心,就在这时,她忽然发现冠角内侧刻着一行小字——是“承”字。

    那刀工带着孩子般的稚嫩与笨拙,却每一笔都力透银背,不难猜出,这是今晚吴师傅教她刻下的,承载着他对传承的殷切期望。

    “阿婉,你说传承像什么?”程瑾瑜抱着已经睡着的女儿,思绪飘回晚会上,女儿系马面裙时说的那句“系住星星”,心里颇有感慨,忍不住问道。

    温婉轻轻摸着六一手心里的糖纸,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容,缓缓说道:“像捡瓶子吧。每个善意都是一颗星星,捡的人多了,就能照亮整条路。”

    这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