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拔营 剿匪

    第四十九章 拔营 剿匪 (第3/3页)

昆西山深处秘密训练了大半个月。

    军营里三百多人,却没有人说话。

    在这种紧张的环境下,没有人抱团说话寻求安慰,这是他们已经克服了初上战场的恐惧。

    紧张,有序。

    秦十月很清晰的感受到这一点。

    直到“哔哔”几声哨声划破军营里的静谧,营兵几乎是同一时间动了起来。

    不到三分钟的时间,所有人都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队列,站成了一个方队。

    就静静地站在夜色里,全程没有人说话,没有人站错,没有任何纷乱。

    此刻除了呼吸声,再无别的动静。

    沉默,是含而未发的力量。

    这给了秦十月非常直观的强大冲击!

    也给了军营一角,正坐在一个木箱子上的葛绒以强烈的冲击。

    别说是三百人,就算是一个三四十人的合唱队,在排队的时候找来找去,站定位置都要七八分钟。

    弓兵营训练了两个多月能有这样的组织度,安昕是满意的。

    得益于他拿出真金白银的待遇,油水十足的伙食,才能让这些弓兵无怨无悔、老老实实的进行两个半月的高强度训练。

    而且,当初征兵时是有百分之十左右冗余的,每天都能吃到肥肉,每个月都有县太爷按时来发银子,还有对于土匪同仇敌忾的情绪,以及教导口中所说的“亲民兵”、“护民兵”,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不是那些“臭丘八”,而是为了县里,为了乡亲打仗的、荣耀的剿匪弓兵!

    不论是待遇,还是心里滋生的荣誉,谁都不想被淘汰掉,所以都很听话,拼命训练,最后被刷掉的几个,除了确实因为身体原因不合适被扔去了匠作坊打杂,其余的都保留了下来。

    这些按照他《练兵要义》当中的训练方式,通过重复性的训练,反复不断的强调,练出几乎机械性的肌肉记忆的弓兵们,在战场高压的环境下,是非常有优势的。

    这代表着在战场上,士兵能下意识的、忠诚的执行基层军官所下达的命令,共同组成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

    “拔营!出发!”

    没有战前动员,没有赏格奖励,随着魏叔夜一句话,营门大开,所有人自然形成两列,和寻常拉练时那样,小跑着鱼贯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