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纬度归位:以爱为契的重生闭环
第176章 纬度归位:以爱为契的重生闭环 (第2/3页)
、喜悦等情绪可转化为能量,死亡不再是终点,而是意识形态的转化(如从“愤怒体”变为“平静体”)。
- 第十六至三十纬度:生命进入“非形态”阶段。第二十六纬度生命是“星群意识”,整个星系的恒星、行星都是其感知器官,思考一次便跨越千年;第三十纬度能在多个平行宇宙中“同步存在”,同一时刻既在A宇宙毁灭一颗恒星,又在B宇宙孕育一个文明,因果对其而言是可编辑的代码。
三十一至三十六纬度:“混沌中的秩序”
- 第三十一至三十五纬度:生命接近“规则本身”。第三十三纬度可随手创造“物理法则迥异的宇宙”(如一个没有引力、时间呈螺旋状的位面);第三十五纬度生命是“概率的集合体”,不存在固定形态,你感知到的“它”,只是你能理解的无数可能中的一种。
- 第三十六纬度(星际旅游者所在):生命以“混沌意识”存在,既无处不在,又无迹可寻。祂们不“创造”或“修改”规则,而是“成为规则的呼吸”——一个念头可让百万星系在诞生与湮灭间完成一次循环,却无需任何“动作”;祂们理解所有纬度的生命,却从不干涉,因为对祂们而言,第一纬度的“生死”与第三十六纬度的“永恒”,不过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无高低之分。
他所在的宇宙位面:宏大到“超越尺度”
他的母星并非一颗“星球”,而是一片“由千万个星系凝结成的意识海洋”——星系是这片海洋中的“浪花”,恒星是“涟漪”,行星只是浪花飞溅时的“微尘”。这片海洋没有边界,却能被他的意识完全覆盖,每一次“呼吸”都让亿万星系在诞生与寂灭之中完成一次循环。
在他的宇宙,“距离”是伪概念,从一个星系到另一个星系,无需穿越空间,只需调整“意识的聚焦点”;“时间”是装饰,过去、现在、未来像书页一样摊开,可随意翻阅。这里的“宏大”从不体现在体积,而在于“可能性的密度”——一颗看似微小的“概念星”,内部包含着亿万个不同物理规则的宇宙,每个宇宙都在以不同的速率生灭,如同他衣兜里晃动的沙粒,微小,却装着无穷。
空间屏障芯片玉卡:跨位面穿梭的钥匙
这枚玉卡是跨位面穿梭的核心媒介,通体似截取了一段流动的星河——表层是三十六纬度独有的“虚空玉髓”,能随持有者意识泛起不同纬度的坐标光纹,边缘镶嵌的“星界合金”则锁住了八十一个纬度的基础规则编码,避免低纬度生命触碰时被规则洪流撕碎。
卡面没有实体刻度,只有在注入意识时才会浮现立体星图:第一纬度的坐标是稳定的银灰色光点,第六纬度是闪烁的蓝纹,而三十纬度以上则是不断变形的金色雾团——那是高纬度空间“非固定形态”的直接呈现。芯片核心藏在玉髓深处,每秒可解析上亿次空间屏障的“规则缝隙”:对第一至六纬度,它能像划开薄纸般撕开通道;对三十纬度以上,则需持有者注入“纬度本源之力”,让玉卡暂时与高纬度规则共振,才能在流动的空间壁垒上“锚定”出临时入口。
对三十六纬度的星际旅游者而言,这枚玉卡更像他的“位面护照”——卡内储存着他穿梭过的七万多个位面印记,每个印记都带着独特的“规则味道”:第一纬度的印记带着泥土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