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首届银河奖
第13章 首届银河奖 (第2/3页)
等前辈们转向陆奇,对他如此年纪轻轻更加好奇:
童恩征问:“小陆同志,你多大了?”
“今年18岁。”
郑文光:“了不得了不得,小谭对你的作品评价很高,有没有带着?”
谭凯赶忙说:“目前留在杂志社,会后再请几位老师斧正。”
随后几人又问了陆奇一些科幻文学的认知,更加满意。
不一会,一身白色衬衣的吴显奎风风火火进了会场。
谭凯招手将他叫到跟前,语气更加热情:“他就是吴显奎。”
几人纷纷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
童恩征笑着开口:“你的《勇士号冲向台风》写得非常好,第一实至名归。”
昨晚已知道自己获得第一名的吴显奎脸上依然激动:“谢谢童老师。”
见几人聊得高兴,谭凯说一声告罪,拉着陆奇满场介绍。
大会还未开始,在场的人都知道《科幻文艺》杂志社挖掘出一个18岁的天才科幻作家。
陆奇也认识了不少大佬:流沙河、黎本初、杂志的老领导李力众等等。
等杨潇作为主持人开始讲话,陆奇才有时间打量会场。
与2024年充满炫酷、科幻感的大会不同,现场的布置很有80年代的特色。
三四百平的会场正前方挂着一条红色横幅,写着“华夏科幻小说银河奖发奖大会”几个白色大字。
底下是铺着白布的条桌,左右各放着一个插满鲜花的花瓶点缀,中间放着两个暖水壶,陶瓷杯摆在各人面前。领导前辈们坐的地方。
对面是几排椅子,作者、嘉宾、工作人员坐的地方。
讲话的工具是麦克风配一个大喇叭,不时发出呲呲的尖啸声。
前两排为征文活动的作者,陆奇很自觉的坐在最后一排,左右是《科学文艺》的编辑们。
听着台上领导们热情洋溢的讲话,有一种时空穿越之感。
废话很少,言语中充满对科幻文学的热爱、激情、期待以及鼓励。
一种很纯粹的感觉,与前世假大空完全不同。
或许是一种叫信念的力量。
童恩征说:“现在科学文艺处在一种比较困难的境地,就像可怜的灰姑娘,我们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