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印钱
第十一章 印钱 (第2/3页)
卫青只好讲述是皇太子的意思,丞相府来人领会后回去了,不久,丞相府储存籍册的仓房就因失火抢救不急,烧掉了一房。
太子亲卫八百人的档案,就在其中。
所谓心知肚明啊!
“多谢舅舅。”
缓了半晌,刘据好受了些,虽然面色依然苍白,不见血色,但在太阳底下晒了这么多时日,黢黑的脸也看不出来什么。
卫青摇摇头,说道:“如今陛下命你自建太子宫,开府建牙,一干花费皆由据儿你自理,你我舅甥两个都知道,这是陛下在逼迫你低头,主动上书接受太傅、少傅的安排,眼前的金子是能顶一段时间,但又能顶多久呢?而且,由南军派来的三千两百人可都在赶来的路上。”
天子之怒,犹如雷霆,难以承受。
显然,刘据的反抗,引发了陛下的震怒,相比“子不类父”,陛下,或者说所有皇帝更加不喜“子若类父”。
陛下的态度很简单,既然你跟老子要独立,那么先在金钱上独立。
远的,太子宫、开府建牙,这些全都要钱,近的,太子中盾、太子卫率的补充兵力花费,也要钱。
两卫四千人,如果刘据坐吃山空,养八百人都费劲,更何况又来了三千两百人。
根据南军将领所说,这三千两百人是陛下命令卫尉李广在全军挑选的最能吃的三千两百人。
如果一视同仁,肉食、蔬果、熟茶管够,吃也能吃穷刘据。
刘据点点头,说道:“嗯。请舅舅再帮我个忙。”
“什么?”
“联络一些长安城的织作坊。”
……
这里也许能算是大汉朝最大的丝绸织造作坊了。
一眼望去,一丈宽的束综提花机,横着就排了六架,中间还有一条能供两个人并排的通道,沿着通道走到底,一排排过去竟排着二十行织机。
每架织机都在织着丝帛,机织声此起彼伏。
挽花工坐在花楼上,织工坐在布机前,与挽花工配合投梭,上拉一束,下投一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