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炉话

    第五十三章 炉话 (第2/3页)

’二字,就能抹去我儒数百年之功吗?

    这天底下,哪有千年不败的国啊!”

    “所以,御史大夫想说,既然大汉终有亡国之日,为什么不能败在儒家的手中,对吗?”刘据撕破了董仲舒虚伪的痛心疾首和长篇大论,概括道。

    董仲舒低下了头,难堪的沉默。

    “御史大夫忘了,大汉,不是儒生的大汉,汉之立国,儒无寸功!”

    董仲舒面色涨红。

    “我大汉,不该成为儒生的试炼场,而儒家,也不该慨他人以慷,董公,忘了圣人的仁恕之道!”

    话音方落,一股热血直喷三尺之外!

    董仲舒染血的胡须不断抖动,凝望着淡笑的储君,坦诚真挚说道:“储君就不愿意一试吗?或许我们,能胜过人性。”

    “董公可以胜过一时,也可以胜过一世,但胜不过的是历史,鲁国之亡,不在国祚百年、千年、万年,而在人心。”

    刘据不无惋惜,说道:“这就是鲁国亡时,无一儒生反楚记录的原因,鲁地人,并不怀念鲁国,儒生怀念的,是鲁国时期儒生享受的优待。

    孔子说:‘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于利’,今儒生者,人尽小人……”

    话音未了,董仲舒颓然后仰,栽倒于地。

    这时,大帐外清晰地传来“咔嚓咔嚓”的踏雪之声,丞相府家老福伯掀开帐帘,可见天色微微发白,大雪依旧纷纷扬扬。

    瞥了董仲舒一眼,福伯躬身下拜道:“见过殿下。”

    “这是丞相府招来的麻烦,丞相府要解决,别让孤失望。”刘据摇摇头道。

    为了公羊春秋中的“嫡庶之分”佐证,丞相公孙弘将董仲舒从凶险的胶西国调回了京城,不想御史大夫李蔡、中大夫庄助的死,给了董仲舒飞黄腾达的机会,位列三公,竟多了非分之想。

    儒生帝国,也是想瞎了心。

    “相国代老奴转述殿下:‘公羊春秋本就集百家之所长,没有什么儒家正统之念,更不会有非分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