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移驾

    第五十四章 移驾 (第3/3页)

    “董仲舒,朕看你尚算读书有志,谦恭谨慎,三公之位,或对你勉强,再入中朝,当个博士,随驾左右吧。”

    随着请君入瓮的计划失败,群臣上疏,朝变在即,哪怕他再不愿意承认,事实已然如此。

    但刘彻相信,这是暂时的,就像即位之初,祖母窦太皇太后对他尊儒尝试的镇压一样,终有一天,他会把失去的拿回来。

    而且,不会太久,窦太皇太后给他留下的,是孝文、孝景之治的无数积累,但他给太子留下的,是十数年来汉匈战争过后的国库亏空,满目苍痍。

    国政,不是那么容易当的,富国、强民的道路,有且仅有一条,那就是变法。

    古往今来者,变法成功与否,都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得罪无数的人,一旦怨恨沸腾,便是他翻盘的时候。

    到那时,皇后、储君、卫氏、新兴军功集团……所有的人,都要迎接真龙的愤怒。

    在此之前,要对外廷的渗透、对中朝的安排,来像过去太子所做的那样,居于外,而遥使政令。

    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之位,是必须要拿到的,换成心腹之臣的枚皋,制衡丞相府,中朝的吾丘寿王,继续制衡卫青、霍去病。

    董仲舒没有犹豫,深深一躬,“多谢陛下知人善任。”

    被储君识破儒生帝国计划,董仲舒就直觉死期将至,苦思冥想求生的可能,不成想,陛下却将活路送来了,躲入中朝,当个小小的博士,伴随在龙驾身边,储君再想杀他,就没那么容易了。

    胶西国的经验告诉他,活着,就有希望。

    “当国,太子想当,朕遂了他们的意又如何?”

    刘彻的眼睛炯炯有神,望着殿外的白雪宫檐,冷着声调,“去拟旨吧,请太子择地当国,长安也好,北军也罢,即便是洛邑,朕都随他!

    太子应该还会辞让,多拟两道旨意备着。”

    “喏。”

    “朕自去甘泉宫,就不劳太子流放了!”

    “恭送陛下移驾,千秋万岁,长乐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