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紧急救援都江堰
第一百九十一章 紧急救援都江堰 (第2/3页)
而兴的城市,文物古迹众多。都江堰是中国和世界水利史上的奇珍,被誉为“活的水利博物馆”、“水文化摇篮”,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介于东经103°2542“~103°47,北纬
30°4454“~31°229“之间,东西宽54km,南北长68km,地跨川西龙门山地带和成都平原岷江冲积扇扇顶部位,西北为山地,东南为成都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阶梯分布,山地、平原、水域面积大体为6:3:1,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
在地质构造体系上,属华夏构造体系,跨成都平原和龙门山地区两个不同自然地理区,地貌单元属岷江冲积扇一级阶地。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岷江出山进入平原处,是由战国时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设计建造的,工程“深作滩、低作堰”,以“无坝引水”为特色,岷江经此枢纽後,除金马河继续为干流外,另分了六条河流灌溉农田,成为“天府之国”成都平原的繁荣基石,二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都江堰初创于古蜀国开明王朝时期,完成于秦惠文王时,建于公元前256年。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都江堰渠首工程位于市区西北部,灌县改市以都江堰命名,说明都江堰水利在该市所占位置的重要都江堰市是国际旅游名城,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古堰、古城、古关隘、松茂古道与颇具特色的民居相映成趣,山、水、城、林、堰、桥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城中有水、水在城中、“满城水色半城山”的布局特色。都江堰市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山水秀丽,森林茂密,物产丰富,2000多年来留下了众多的墨宝踪迹、轶闻趣事。
都江堰市区西南以“天下幽”著称于世的青城山,山形如城郭,葱郁苍翠,四季常青,秦时就是皇帝敕封的国家祭祀山川的圣地,自汉代张道陵“结茅传道”后,名声大振,成为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道教祖庭,素有“青城天下幽”、“神仙都会”和“第五洞天”之称,前山上密布宫观,而後山则幽深古雅,保持了相当的原始风貌,被誉为“活的道教文化博物馆”、“楹联、匾额、石刻宝库”。
可就是这么一个举世驰名并仰慕的游览圣地,在遭到外星飞碟攻击而引发的超强地震来临瞬间,都江堰市死亡3069人……
都江堰市委宿舍楼的一扇墙面整个儿被推倒,三层楼的侧面,暴露出六块黑色的开放着的小空间,一切家庭所用的设备都还在,完整的桌子、床铺,甚至一盏小小的台灯,都还在空气中摇摆。青城山山脚下的外宾招待所,两层楼的餐厅仅剩下一个空空的框架,在没有塌尽的墙壁上,华丽的壁灯还依稀可见……
1999年兴建来安置被拆迁居民的都江堰云海汽修厂大楼,在这次大地震中二楼崩塌成一条狭窄的细缝,此时尚有孕妇及老妇人困于其中,也有多人已遭掉落的石块压死……
离都江堰市区约10公里的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