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仙踪
第二章 仙踪 (第2/3页)
三千元的存款也取了出来,到省城的话,没有万八千元不敢去,在那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少一元钱也不行啊。
秦栓为难地跟朱世英商量道:“还是回家看看,跟亲戚借点钱吧,孩子三天了,钱花了几千,一点也没有效果,不如等筹到了钱再去省城?”
朱世英的眼睛里含着眼泪,点点头,说道:“嗯,我们先回去吧,你先回家,我去朱世友和朱世晨那里看看,唉,只有借了钱,以后慢慢还吧,眼看着孩子病成这样了,也不能撒手不管啊,好歹这是一条命啊。”说完,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
秦栓皱着眉头,呵斥道:“别哭了,光哭顶个屁用,还是想办法筹钱吧。”两口子分开走,秦栓抱着秦北风回家,朱世英跟医院结清了余款,到王庙乡的娘家借钱,朱世友和朱世晨是她的两个哥哥,这些年她的哥哥们都先后做点小生意,家境比她家的要好,孩子病了,凑点药费还是不成问题的。
秦栓背着秦北风回到了家里,他的弟弟秦百松和弟媳柳妹在家里照看几个孩子,看大哥回来了,急忙问道:“北风好了吧?”
秦栓气哼哼地说道:“医院说没办法,让我和你嫂子去省城看看。”秦百松吃了一惊,说道:“那还不快点去?你回来做什么?”
秦栓叹口气,闷闷不乐地说道:“你嫂子回娘家借钱了,这几年,孩子多,家里的负担重,我挣得也少,攒下的几千元也光了。到省城,没钱不行啊。”
秦百松拍了一下大腿,说道:“这是啥话,我家里还有点钱,这样吧,我去银行取钱,你等着。”说完,向门外走去。柳妹刚要喊丈夫,想了想,还是没喊,跟着秦百松走了出去。
秦栓看着放在床上的秦北风,在看看弟弟弟媳两口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原来,秦家兄弟因为早几年老人的抚养问题,两个兄弟闹红了脸,老人在世的时候,两家很少往来,前几年,老人过世了,两家这才有了往来,毕竟是亲兄弟,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呢,都住在一个村子里,不好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
这一次,秦北风病重,秦百松能说出借钱的话来,让秦栓还是很感动的,照他的想法,秦百松能帮助照看家里的三个孩子,已经是很大的亲情了,涉及到金钱上,两兄弟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有了这样口头上的约定。
秦栓和秦百松是亲兄弟,不过,秦百松的岁数比哥哥小九岁,秦百松那会儿家里穷,他的脑袋笨拙一些,勉强读完了小学,秦百松却是读到了师范毕业,赶上几个关键时刻的政策,开始做初中的老师,现在已经转到了官方机构,在农机局当上了副局长,家里的经济条件好一些,秦栓是一个石匠,给开采山石的私人企业做工,靠出力挣钱,一年挣得钱不多,孩子也多,其中,秦东风和秦南风是秦栓亲生的孩子,秦北风和秦凤凰却是秦栓收养的两个孤儿,四个孩子加重了家里的负担,挣得钱少,家里的经济当然紧巴巴了,那几年老人的岁数大了,动了三次手术,秦百松还能好一些,起码两兄弟均分老人的医疗费和养老费以后,家里还有余粮,秦栓就不行了,一直靠借钱过日子,只有等石场到了年底开资了,才能把钱还上,就因为经济的原因,两个亲兄弟闹红了脸,虽然外人不知道,没有外传,自家的兄弟却生分了很多。
自从老人过世以后,两兄弟也冷静了下来,秦百松也是一个官员,虽然是最底层的小官,起码有很强的分辨是非的能力,考虑哥哥的家里负担,自家的条件好,也能心平气和地想着替哥哥分忧解难了,不是心存怜悯而是为了防止邻居们笑话自己。怕别人说自己狼心狗肺,不顾亲生哥哥的生死,毕竟,这个社会的人们还是同情弱者的,在人们的眼睛里,秦栓那么老实巴交的一个人,是最值得同情的弱者,柳妹靠丈夫的关照,早早在小学里当了一个老师,这几年,老师的工资逐步增高,她一个人挣得钱也抵得上秦栓全家一年的收入了。
这一次,秦北风病重,秦百松能说出借钱,也是修复兄弟关系的一个契机,就是哥哥没有力量还钱,总是哥哥短了弟弟的人情,而不是弟弟愧对哥哥,万一,秦北风这次有什么三长两短也是尽了亲戚的情分。
等秦百松拿了五千元钱来到秦栓的家里,朱世英也回来了,她从两个哥哥那里借了两万元,朱家兄弟是做生意的,身边随时有现金储备,这一次去省城也不知道花多少钱,索性多拿了一点钱。而秦百松却是拿着存折骑摩托车到县城取钱回来,一来一去耽误了一点时间。
秦栓夫妇见给秦北风治病的钱已经凑到,连夜到县城买火车票到省城曲州,一家三口在第二天凌晨才到达曲州,一路上心急如火,其实,在县城还有定时航班到省城的,用两个小时就能到达,在天上飞行的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可是,飞机票的价钱让他们望而却步,何况秦栓一辈子没乘坐过飞机呢,就连火车也只有朱世英坐过几次,在省城下了火车还不能走失,在候车室里面一直等到清晨,秦栓和朱世英轮换着斜靠在椅子上眯了眯眼睛,算是睡觉了,而秦北风压根还在昏迷昏睡中,自从那夜发高烧时起他就一直是这个样子,不但滴水未进,连厕所也没有去过。这让秦栓夫妇难受又轻松,难受是孩子是昏迷的,轻松是除了昏迷再无征兆,还算是省心,如果是哭号疼痛那更让人伤心。到了省城的医科医院,看到很多人在挂号室的外面排队,秦栓对朱世英说道:“这么多人等着看病,轮到了我们不知道要啥时候呢,北风这病可再也耽误不起了啊。”
朱世英总算是读过高中的人,以前跟同学来过省城,说道:“不如我们挂急诊吧,反正孩子还是昏迷的,的确需要尽快看医生,就是,急诊的挂号费能贵一些。”
“顾不得了,贵就贵吧,反正现在钱也够了,在县城平均一天才花一千元吧,省城这样的大医院也不能乱要钱。”
夫妇二人商量了一下,问了问前厅的清洁工,找到急诊,急急忙忙抱着秦北风到急诊科看病,说也奇怪,到了急诊科,秦北风恰好醒来,第一句话就是:“爸妈,你们这是,在干啥呢?快把我放下来。”
秦北风这一开口,把秦栓和朱世英乐坏了,孩子终于醒了,朱世英下意识地摸了摸秦北风的额头,发现孩子的体温还算是正常,不是很烫手,医生过来问道:“还看不看病了?是谁病了啊,说说吧。”
秦栓犹豫了一下,说道:“是这个孩子病了,高烧烧了四天,刚刚醒来,不知道还需要治疗吗?”
医生很有经验地拿出体温计让秦北风夹着,过了一会儿,拿出来看了看,对秦栓说道:“孩子的体温很正常啊,以前,给孩子扎针了吧?”
朱世英急忙说道:“是,在黄成的县医院扎的,昨天,医院说孩子高烧持续不退,让我们来这里看看,县城的医院不敢继续治疗了。”
医生沉思了一下,说道:“嗯,现在看,情况很正常,要不,你们先做个全身检查吧,观察一下看看,如果病情反复的话,再酌情对症治疗,如果,不反复的话,就是前期的资料有了效果了,孩子的病也好了,你们看,怎么样?”
秦栓点点头,说道:“我们是乡下人,当然是听医生的了,就这么着吧。”
当下由医生开出了需要检查的项目,秦栓夫妇领着秦北风出了诊室,秦北风已经九岁了,知道父母在给自己看病,对秦栓夫妇说道:“爸妈,我没有病,咱们回家吧。”说完,怕秦栓不相信,还上下跳跃了几下,表示自己的身体真的好了。
秦栓夫妇一方面想省下钱,另一方面也相信医生的话,也许,在县城的治疗起作用了,毕竟,有句老话: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治疗到康复需要一个过程的,不能吃完药扎完针病立刻就好,是不是?
秦栓看了看手里的检查单子,对朱世英说道:“检查还需要花钱的,要不,我们先到附近吃点东西,如果北风的病没有反复,下午,我们就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