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撤兵--借刀杀人(二)
第190章:撤兵--借刀杀人(二) (第2/3页)
神,就回去准备收拾自己的东西撤军了。
“《三十六计》?借刀杀人?她的智慧真这么神奇?”刚普喃喃的看着翻译成了大陆语的《三十六计》,翻到了一章借刀杀人,坐下来慢慢的看起来了!直到拉里走进来招呼他汽车备好了,准备启程,才不舍的放下手里的书,珍惜的藏进自己的衣兜里,用手拍拍衣服装《三十六计》的部位,笑呵呵的张嘴对拉里说道:“这是最好的兵书!哈哈哈,走!借刀杀人!我们等着看戏吧!”
借刀杀人,《三十六计》之一,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古按语举了几则战例:‘春’秋时期,郑桓公袭击郐国之前,先打听了郐国有哪些有本领的文臣武将,开列名单,宣布打下郐国,将分别给他们封官爵,把郐国的土地送给他们。并煞有介事地在城处设祭坛,把名单埋于坛下,对天盟誓。郐国国君一听到这个消息,怒不可遏,责怪臣于叛变,把名单上的贤臣良将全部杀了。结果当然是郑国轻而易举灭了郐国。三国时诸葛亮献计刘备,联络孙权,用吴国兵力在赤壁大破曹兵。还有,蜀将关羽围困魏地樊城、襄阳,曹‘操’惊慌,想迁都避开关羽的威胁。司马懿和蒋济力劝曹‘操’说刘备,孙权表面上是亲戚,骨子里是疏远的。关羽得意,孙权肯定不愿意。可以派人劝孙权攻击关羽的后方,并答应把江南地方分给孙权。曹‘操’用了他们的计谋,关羽终于兵败麦城。此计多是封建官僚之间尔虞我诈、相互利用的一种政治权术。用在军事上,主要体现在善于利用第三者的力量,或者善于利用或者制造敌人内部的矛盾,达到取胜的目的。学会识别这一计谋.可以防止上大当,吃大亏。
妍妍刚刚坐上自己的专车,肯尼华就拉着自己的‘侍’卫长‘波’澜克跑了过来,喊着叫妍妍等等他们。妍妍无奈,叫车子开‘门’,放他两个进来!
一上车,肯尼华就兴奋的对妍妍喊道:“是吗?借刀杀人是吗?那两个侯爵没有得到胜利的战力品,我们没有损失,那么,那些贵族援军和其他势力援军就会找他们讨要利益和好处,到时候有的他们好受的了!是不是啊?”
“你知道了还到处嚷嚷,让他们的探子听到吗?要是计谋没有成功你负责?还不闭嘴!”妍妍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