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新的问题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219章 新的问题 (第1/3页)

    ““ =“()“ =““>

    有了这五十万元的资金注入,建辉厂的血液一下子活跃起来了。.. 王元平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来了。他让周会计核算了一下,加上之前叶家仁付过的定金,这个合同应该可以应付下来。

    王元平心想:能把这个订单坚持下来,资金也就周转开了。对于这来之不易的资金,王元平十分珍惜。采购原来是父亲在管,但他对父亲谈定的采购价格不太满意。为了能使成本进一步降低,他决定把采购接过来并亲自出马找大阳厂的供货商谈判。

    这几个大阳厂的供货商和大阳厂合作多年,而且和王元平的关系特别好。等到王元平找到他们把情况一介绍,这几位特别够意思。不但供货价格降到了最低,而且采购货款不用着急,等到建辉厂盈利了再付给他们就可以了。

    采购货款不是个小数目,能够零定金供货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偏偏这些平时看起来和自己不是那么铁的朋友们做到了。他们的态度让王元平既感动又意外!

    有了他们的供货,原辅料的质量和价格可以放心,再加上供货及时,建辉厂没有几天便进入全速生产状态。

    建辉厂进入正常的生产状态,王元平的假期又快到期了。他只好咬咬牙再次打电话请了一个星期的假,这次可就没那么顺利了。吴明德显然有些不满,但最后还是准了。

    这次王元平却对吴明德的不满没有多想,有了事情忙着,似乎对仕途之路已经不再考虑那么多了。

    建辉厂的生产上了轨道,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建辉厂的大部分生产和质检管理人员都是大阳厂支援的,这些人虽然对王元平很有感情在建辉厂工作也很努力,但终究是外人。在建辉厂本厂工人的理念里,始终觉得这些人是外来的和尚,而且他们也知道这部分人待不了多长时间,因此建辉厂车间工人不怎么听大阳厂支援人员的话,这给生产和质检造成了很大压力,让李亮和大壮非常恼火!

    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人才非常缺乏。建辉厂由于初建不久,懂技术懂工艺的人才寥寥无几,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更为少见。

    工厂成立不久就有不听号令的坏毛病这让王元平很是恼火!而想人才的缺乏更令他大伤脑筋。

    想想自己原来在大阳厂,凡事只要自己决定了拍板下去,就会有一帮人帮自己实现,现在可好,自己像个救火队员,今天采购明天生产后天营销。特别是生产,事情又多又乱。凡事必须由王元平亲自安排才能实行下去,搞得他非常的疲劳。天天像个鹏的发条一样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

    对于工厂运营来说,一把手天天靠在生产上,别的事根本无暇顾及。这对工厂运营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建辉公司想要发展壮大,必须有几个人才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