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只有指望元平了

    第309章 只有指望元平了 (第2/3页)

一根烟,继续道:“我就盼着你呀,把这个企业做好了,我也能跟着一起赚大钱,那样我拿的踏实。嘿嘿……。”

    于得水讲的,也是王元平一直在做的事。一个企业做事要讲程序、定章程、守规矩这个道理他比谁都明白,之所以对于得水例外,那是因为于得水实实在在帮了自己不止一次。以前的不说了,单就说这次吧,对方虽然说是入股,但其实王元平心里明白,对方提的这个入股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其真实意图实际上还是想帮助自己度过难关!退一万步说即便是真的入股,企业在如此困难的时候谁敢入?别说是一个外人,即便是自己身边人,又有几个站出来入股的?

    于得水在这个时候这样做,其实就是在变相的帮助自己,只不过,他不想王元平背负人情就是了。毕竟,之前自己帮过于得水很大的忙,要不是自己可能于得水也走不到今天。换句话说,其实,于得水此举是在报王元平当年的恩情。

    王元平是个不愿意欠人情债的人,本来想着能够多给对方一些股份也算是还了这份人情,可人家于得水偏偏不要。这让王元平心里着实不舒服。但又没有别的办法。

    也罢,来日方长,只好以后再说了。

    不过,这趟洪南之行可让这个于得水给点醒了,股份制改造!这可是非常好的一条路子,若自己能把这条路走好了,将来可就不得了。

    要改一定要改好,回去之后着手就开始做准备工作,王元平暗暗下定决心。

    王可建和王可辉联系上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一点多了,弟兄俩在纺机厂见了面。一见面,不等王可建问,王可辉就把情况和大哥详细讲了一遍。

    原来,昨天下午,王可辉让公司的司机去找信用社的司机请客,席间了解清楚了部分情况。

    这位信用社的信贷科长叫王力,三十岁,河东昌南财会学校毕业,毕业后分配到洪南县信用社,这家伙家是河东最穷的一个地区-曹州,家里时代务农没什么背景,分到洪南信用社不久,便追上了县人大田主任的女儿,刚开始时尚能夹着尾巴做人,但结婚以后就变了,仗着岳父是人大主任,除了信用社的黄主任,其他人一概不放在眼里。

    再后来,信用社提拔他当了信贷科的科长,这就更了不得了,尾巴能翘到天上去,任何企业想贷款如果不经过他,找了别人,那有你好看的,谁说都没用,推三阻四,不是这个材料不行就是那个东西不对。反正一句话,不经过他就是不想给你贷。

    王可辉的贷款就是典型的这么一个情况,没有经过这位王力科长,直接找到信用社黄主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