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瞅对象
第十八章 瞅对象 (第2/3页)
你把所有材料综合整理一下报去。”
“我这就去整理,还有别的事吗?”
“暂时没有,你去吧。”胡媚子看小刘走了就问:“咋个饷?小伙子行吗?”
“外表还行,人还是不太了解。”
“小刘有学问,有能力,父母双全,家里就他一个孩子,只是家在农村。只要你们结了婚,在县城买个房子,一切都会好的。”
“现在的姑娘找对象有新标准了,那就是,有车有房父母双亡。”
“你也是这个标准吗?”
“不是。我的标准简单,只要两人有共同语言,一切财富都可以去创造。”
“那你表个态,如果愿意和他交往,你们就谈去。”
“先谈谈吧。”
胡媚子又问了小刘,他愿意和她谈下去,就把高秀芝叫到了小刘的房子,说:“这个线我给你们牵了,你们谈去,啥时候谈好了,再去家里见双方父母,定婚结婚不要把我这个牵线人忘了就行。”
“胡书记你坐下,我给你倒茶。”小刘说着就去倒水。
“你还是给秀芝倒吧,我不当电灯泡了。”胡媚子走了出去。
送走了胡书记,小刘给高秀芝倒了一杯茶,又拿出苹果、香焦、糖果让她吃。他拨了香蕉皮递到她手里说:“我不会说话,心却是诚的,吃吧,有什么话你问,我会毫不隐瞒的告诉你。”
高秀芝接过香蕉咬了一口,笑咪咪的说:“你家是哪里的,家境咋样?”
“我家在凤翔陈村,父母都是种地的农民,我们家里很贫穷,算得上贫困户,我在小学里靠父母种地供我,在中学里靠政府救助完成学业,在大学里靠勤工减学读书。毕业后我考上了自费研究生,家里没有钱我才考了公务员。”
高秀芝没有想到小刘实话实说,他摸不清他是不愿意交往才叫穷还是诚心交流。按以往谈对象的做法,双方都要极力隐瞒自家的贫穷,媒人都要极力夸大男家的富裕。农村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说媒的,撇白的。到定婚结婚后才知道了实情,想退就困难了。她对小刘产生了同情,说:“我以为你是蜜罐子泡大的,真没想到你是苦大的。我没有受过苦,从我上学起我爸就当支书,我家里就我一个,爸妈十分疼我,我是他们掌上的一颗明珠。我吃的是好吃喝,穿的是好衣服,只要是我看上的衣服,父母都要给我买来。我不知道穷日子是啥味道,我虽然是个农民,但我一心想跳出农门,天不随我,我没有找到知音。也许我们就是最好的搭档,我对你有感觉,你说呢?”
“你的家境胡书记对我说过,我也从侧面打听过,我以上说过了,你要是不嫌我们家穷,咱们就谈一谈,如果谈的来,再到我们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