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 掌声如雷

    813 掌声如雷 (第2/3页)

 电影结束时的那种冲击力,依旧久久地残留在胸膛里,脑海之中的纷杂思绪最鲜明的一个想法就是:原来电影还可以这样拍!

    当这种情绪迸发出来之后,起立、鼓掌,这两个动作就一气呵成,所有观众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这种最为利落而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两个半小时观影过程的错杂思想和汹涌情绪。

    掌声如雷,山呼海啸。

    昆汀向坐在他身边的雨果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雨果原本还以为昆汀是因为现场的热烈反应而满意,但他很快就发现了昆汀眼睛里的狡黠,雨果不由愣了愣,随即才反应过来:昆汀得意的是他拍摄出来的电影戏耍了观众,达到了他最初的目的。

    昆汀在乎的不是自己电影能够获得专业人士的认可——除了十八年后的“被解救的姜戈(插ined)”有向奥斯卡靠拢的嫌疑之外,昆汀一向都是如此,就好像是一个电影顽童,他热衷于戏耍观众,也热衷于用自己的方式向经典电影致敬,他更热衷于通过电影来达到娱乐的目的。

    想必有许多人都会认真分析“低俗”的深层含义,也许有人可以得出一些思想,毕竟一部电影很大程度反映的就是导演、编剧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许有人觉得狗屁不通,什么都没有。

    但是在昆汀看来,“低俗”就如同片名一样简单明了:低级趣味、印刷简陋的书刊。这就是他的本意。

    所以,与其说现场这热闹的掌声愉悦了昆汀,不如说观影过程中观众们的反应愉悦了他。

    雨果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看向了昆汀,然后对着昆汀的耳朵大声喊了一句,“草。”这一个单词也是电影里出现次数最多的词汇,同时也是昆汀对于“出色”一次最生动的演绎。果然,但他听到雨果这句话时,整个笑容都活跃了起来。

    当“低俗”剧组集体起立,走到了观众席正前方,向观众们致谢时,现场的掌声居然又再次上升了一个热度,喊叫声、口哨声纷纷响起,让整个现场成为了欢乐的海洋。

    整个雷鸣般的掌声足足持续了十五分钟,即使主持人再三开口说话,试图让观众安静下来,但掌声还是经久不息,那连绵不绝的声响将整个“低俗”剧组的成员们推崇为了上帝,用这种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于这部电影的支持。

    这种感觉真的十分微妙。

    雨果早就看过“低俗”了,而且他也清楚地知道即使在佳片云集的1994年,“低俗”也被认为是和“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一个水准的经典;但真正地在电影院里再次观看,并且深切地感受到观众那山呼海啸般的反响,内心的澎湃还是无法抑制的激荡了起来。

    这和“辛德勒的名单”首映式又有些不同,当初“辛德勒的名单”是电影的正常首映,而今天“低俗”是在一个电影节。不管电影节被赋予了多少特殊含义,但归根结底,还是一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