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2 还原本质

    1072 还原本质 (第2/3页)

话,也是和自己的对话。来源于这种坦白,让一个夜晚的相处比他们相遇之前的十几年以及相遇之后的十几年都要更加深刻,因为这个夜晚的坦白是以他们过去和未来都不会再相遇为代价的。这使得这个夜晚独一无二,是时间的特定瞬间,不属于过去,不属于未来,只属于现在。

    由于这种坦白赋予这场相遇的意义,所以整部电影选择了这种方式:从对话升始,到对话过程,再以对话结束,因为对话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这场相遇的意义。

    死亡、愤怒、命运、时间、男人和女人的社会角色、政治、宗教、生命等等,彷佛把人生沉淀下来所有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坦白出来,而且一路漫步上的相遇都成为了隐喻:算命的吉普赛女郎,写诗的流浪汉等等,而他们的无心之语,往往都可以成为迸发他们交谈灵感的催化剂,继而成为一种暗示。

    这场相遇发展出了一段爱情,但相遇终究只是一场相遇,因为有相遇就有分手,当相遇升始时爱情迸发,而当相遇结束时爱情定格。

    女人说她最害怕死亡之前的最后几秒意识,因为你知道你就要死了。而这一场相遇本身就带着一种死亡的暗喻:从一升始他们就心照不宣别离将会在日出之前到来,但这种明确的意识却不能阻止他们的交谈,她只是把这场相遇当做一次过客的擦肩而过,所以当他们意识到分别在所难免时,害怕的意识升始滋生,情绪的汹涌带出了爱情的另外一个命题。

    一方面我们希望能够牵着另一半的手走向生命的重点,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害怕时间带来的厌倦最终会将爱情沉淀成为一种习惯,连同当初的美丽一起消失,只剩下义务和责任。

    许多时候,人类都会在极度快乐的情况下真诚地希望这一刻永远定格,与其说这是珍惜当下不如说是恐惧未来,因为我们没有自信未来还能够如此快乐;但另一方面爱情的汹涌又让人无法自拔,无法放弃天长地久的念想。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的死循环,这也是无数段爱情里最根本的纠缠。

    男人在故事里说,如果他能够接受事实,接受他那种天生就很简单的命运,他可能就不会那么痛苦那么愤怒。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他不甘心接受。对于爱情也是如此,心存怀疑的同时又心存希望,即使不完全相信还是忍不住祈祷。

    所以,男人和女人在故事里就是如此,一方面想要潇洒地把所有美好都锁定在今晚,然后彻底告别彼此,不需要考虑未来,不需要担心一辈子;但另一方面又想要把如此的美好长长久久地延续下去,以至于后来持续不断地唠叨着再次相见与否的问题。

    女人在离别之前对男人提到,她所向往的爱情,不是一见钟情的火花,而是细水长流的朴素和不断继续的可能性,让人单纯而怀着美好祝愿地相信爱情的至高境界是平淡却长远的。随着而来的火车站离别就更加深化了这场由相遇而衍生出的爱情会有进一步发展的余地,因为他们会像所有离别的人一样琐碎、纠结,舍不得放手。

    一句舍不得,就是爱情的真谛。

    但是他们在困惑于要用·不联络,来维持一份感情、封存一种美好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