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煳嘎呗儿
第八十三章 煳嘎呗儿 (第3/3页)
如何当上的这个工宣队长说起了。
原来,胡二奎这个人,原本也只是南横街煤厂里的装卸工。他能当上这个工宣队长可不是靠工作上的实打实的成绩,也不是因为工人们的拥护,而是凭借的邪门歪道。
这小子没什么文化,小学没上完就辍学了,他是解放后安置社会闲散人员时,被政府安排到煤厂上班的。可别看他人长得五大三粗,但干活却总喜欢偷奸耍滑。不管是装病还是装有事,总之是想尽一切办法地逃避劳动。而且,即使他在领导的监督下躲无可躲,勉强干点儿活儿,也几乎每次都完成不了定额任务,经常要留下个尾巴让大伙儿帮着“擦屁股”。于是,他也就在煤厂的工人之间得了个不雅的外号,叫“煳嘎呗儿”。
但是恰恰相反的是,对于吃喝玩乐、抽烟喝酒和占小便宜这种事,这小子倒是挺喜欢。除了领导,他谁的烟都蹭,大中午吃饭,他也得掏出小酒壶嘬上两口,而且接长不短的,这小子还总往自己家里“敛”煤厂的原料煤块儿。另外,到工厂领福利、领劳保、领工资奖金的时候他也比谁都积极,如果要少发了他,给差了他,那肯定不依不饶,死缠烂打也得找回来的。
其实要探究胡二奎这种好吃懒做的思想根源,那根子完全是在他的父亲身上。老话不是说嘛,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这胡二奎的父亲,恰恰就是解放前混迹于天桥南大街东西两侧贸易市场的掮客(指旧时的一般经纪人,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获取佣金谋生。又俗称“口贩子”)。而这个“老油条”平生最擅长的谋生手段,那就是利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来浑水摸鱼、平地扣饼,最大的理想就是用空手套白狼的法子发一大笔洋财。所以跟着这样的老子,胡二奎自小便也学得一身好逸恶劳、喜欢投机的习性。
陈德元可是煤厂所有人中,最不待见这块“煳嘎呗儿”的。当初他之所以把胡二奎也派到半步桥小学去,完全是出于眼不见心不烦,想送走个“累赘”的原因。他可没想到这个胡二奎,已经得了其父的真传,竟懂得拉关系疏通,去钻营上层路线。
就在临去学校前,这小子竟然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一整副猪排骨,连夜便给陈德元和军代表各送去了半副。虽然最后陈德元没有收,还让他吃了次闭门羹,可第二天军代表却还是把他钦点为了工宣队队长。
要说胡二奎也算懂得做人,虽然他心里对陈德元油盐不进看不上自己颇有怨言。但他毕竟还是借着这个机会成了“精”,也算是得偿所愿。而为了今后陈德元不难为自己,他得逞之后,不仅没有得意忘形,反而又跑到陈德元的面前大表忠心,还保证自己去学校之后一定听领导的指挥行事。
事已至此,陈德元还能说什么呢。哪怕他再看不惯,总不能和提拔他的军代表对着干吧。所以这个工宣队长的官帽儿,也就落在了这块“煳嘎呗儿”的脑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