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节:顿悟

    第八百三十三节:顿悟 (第2/3页)

还可以画出三十六、七十二甚至更多的芒星,正如八卦不止九九八十一数一样。

    慕圣想到这里不由一怔,那么为什么芒星阵只到十二、八卦只到八十一呢?这问题便如晴空霹雳一般,在慕圣的脑海中炸响,似乎有一道光从脑海中闪过,但慕圣并没有能第一时间捉住它。

    慕圣就这么静静的站在那里,右手里犹自拿着符笔,左手指尖按着底下的符纸,一动不动站成了一尊雕像。一天过去,两天过去,三天过去,洞口外蜘蛛已经结上了蛛网,慕圣却还是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

    第五天一早,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从蛛网的缝隙中照到慕圣脸上时,慕圣微闭的双眼忽然睁开,双目中两道精光射出,将洞外的蛛网击得粉碎。

    慕圣脸上满是欢喜之色,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慕圣悟到了什么呢?慕圣从十二芒星阵延伸开来,想到了《易经》之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道德经》中也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实两经所说都是一样。

    只是《道德经》把《易经》的思想进行了更抽象化的提炼,《道德经》中的「一二三」等数字并不实指任何具体的意象,而仅代表「道」在变化过程中所必经的步骤和层次。所以「一」指的是混沌,「二」指的是混沌初分的两仪,「三」指的是两仪相交后的万物。

    《道德经》中开篇之语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法门。”

    之前慕圣念到此文时,只觉得文字优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