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先河
第二百八十八章 先河 (第2/3页)
就像是朋友间的闲聊一样。
这和慕姗姗在华国电视台主持节目不同,没有了体制内的限制,可以聊一些相对大胆和敏感的话题,当然不会超越总局设置的尺度。
做了这么多年的主持人,慕姗姗能够掌握其中的分寸。
如此一来,节目会显得新颖和有趣,更有深度,能够吸引观众的兴趣。
录制完节目,慕姗姗把节目的录像带寄给各家电视台和相熟的厂商,接下来就看有没有电视台愿意购买节目的播放权了。
至于寄给各大厂商,是为了节目的冠名。
厂商一旦出资冠名《姗姗访谈录》,以后每一期节目都会出现这家厂商的广告。
这些厂商大都和林子轩有过合作,实力雄厚,适合《姗姗访谈录》这档节目,基本上从事医药和食品行业。
这类企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根本不差钱。
林子轩选择的很谨慎,对那些有可能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企业,他都排除在外。
“现在就找冠名商是不是早了点,等这档节目在电视台播出后再冠名不是更好?到时候冠名的价格说不定会更高。”慕姗姗不解道。
“先把风声放出去,看看他们的反应再说。”林子轩淡定道。
在华国,电视节目的制播分离起始于八十年代,不过由于国内制度的限制,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各大电视台都在摸索之中。
首先被分离出去的是电视剧制作单位,其次才是综艺娱乐节目。
电视台对于引进电视节目并不排斥,只要节目收视率高,就能吸引广告商的关注。
如果《姗姗访谈录》已经有了冠名商,会给电视台信心,认为这档节目能带来广告收入。
录像带寄出去后,慕姗姗接到不少咨询的电话,都是询问节目的价格,大多数电视台只是问一问,并没有太大的诚意。
只有几家电视台有意向,香江的凤凰卫视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这家电视台提出了一些要求,他们提议慕姗姗在以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