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一个导演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一个导演 (第3/3页)

宣传活动,和各地的电影放映公司保持联络,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这就是有公司的好处,繁杂的琐事有人替你做了,否则根本忙不过来。

    媒体上对于《不见不散》取得的票房成绩给予肯定,相对于去年对《甲方乙方》的批评,在公关的作用下,评价正面了很多。

    有人甚至说这是冯晓刚的胜利,是娱乐片的胜利。

    国产电影除了文艺片和主旋律电影,娱乐片开始崛起,冯晓刚就是其中的领军人物。

    还有人把注意力放在了贺岁档上,认为冯晓刚的两部电影都在同一档期上映,都拿到了高票房,说明这个档期有很大的票房潜力可挖。

    也有人把《不见不散》和《大撒把》拿来做比较,认为冯晓刚把一部文艺片变成了喜剧片,把葛尤和徐繁从文艺青年变成了喜剧演员。

    两部片子在叙事层面上没什么突破,反而变得更为世俗化。

    《大撒把》当年在金牛奖上让葛尤拿到了最佳男演员,是一部具有文艺气质的小众电影。

    这种评论并不能阻止冯晓刚继续朝着世俗化前进,他有着自己的打算。

    “我也想按照他们说的那样,拍一部伟大的电影,震撼观众的心灵,在电影史上留名,但我要先出名,要是没人认识我,谁会给我投资啊。”冯晓刚坦然道。

    “等以后咱们赚了钱,就拍自己想拍的电影。”林子轩保证道。

    “说不定到时候我还是喜欢拍喜剧片,这辈子没治了。”冯晓刚自嘲道。

    林子轩可不会这么认为,他了解冯晓刚,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大大咧咧,但骨子里是有追求的,否则不可能从一个美工师成为电影导演。

    只能说他很清醒,知道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踏踏实实,不去想那些太遥远的事情。

    等到有一天他像张亿谋那样功成名就之后,不去考虑市场和票房,不再为了钱去拍电影,单纯的就是拍着玩,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那样的日子应该很不错。(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