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转型

    第三百零三章 转型 (第2/3页)

混混反而很轻松。

    然而,在这个圈子里讨生活很多时候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有时候为了生计,有时候为了交情,有时候为了能保持自身的知名度,所以,张国粒还会继续演皇帝,直到找到下一个能被观众接受和认可的角色。

    这就是演员的不得已。

    葛尤在京城电影制片厂长大,从小接触的就是电影厂里的那些前辈,他学会了前辈们做人的态度,谦虚低调,也学到了前辈们对于艺术的追求。

    他想演一些不一样的角色,尝试不同的戏路。

    这个和国内的演艺行业有关,一般来说,在国内只有演悲剧和正剧的演员才会被称为艺术家,才被认为有深厚的表演功底。

    喜剧演员往往会被看轻。

    大家普遍认为喜剧演员就是逗乐,不需要怎么表演,葛尤往哪儿一站,不用说话,观众就乐了,这看不出什么表演功底。

    其实,想把人逗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媒体记者跟着凑热闹,每次碰到葛尤,都会问这次的角色有没有突破?还演喜剧么?

    专家和影评人一致认为葛尤演喜剧是浪费才华,应该演几部像《活着》那样深刻的片子。

    就连葛尤家的老爷子都认为葛尤在重复自己,提醒他要多接一些有艺术性的戏。

    各种因素加在一起,让葛尤犹豫起来。

    是继续拍观众喜闻乐见的贺岁片,还是拍有深度的影片,这是他要考虑的问题。

    以他现在的知名度,手里不缺少好剧本,也有艺术电影,至于片酬倒是好说,真遇到合心意的本子,他愿意降低片酬接戏。

    不过,如果需要他继续演贺岁片的话,他也会答应,在这方面,他不怎么坚持。

    作为电影公司的老板,林子轩当然希望葛尤一直演贺岁片,这样才能赚钱,可他和葛尤之间的交情深厚,应该让葛尤尝试不同的戏路。

    “尤哥,再拍一部贺岁片,凑成三部曲,明年咱们拍不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