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拿奖模式
第三百二十章 拿奖模式 (第2/3页)
岁片,林子轩打算投资两到三部艺术电影。
艺术片讲究的是精雕细琢,不像低成本的娱乐片,投资几百万就得了,看看张亿谋就知道,人家最少都是上千万的大投资。
无论是场景的布置,还是摄影师,都是找行业内的顶尖人才,做到精益求精。
不过,也有低成本的艺术片,像是《我们俩》那种,几十万就能拍出来,但在画面和结构上就没办法和张亿谋的片子相比了。
林子轩没打算和张亿谋比较,他走的是低成本艺术片的路线。
《小城之春》这部影片本身不复杂,剧情简单,只有五名演员,也不需要华丽的道具,只要一座江南风格的破败宅院和一处斑驳的城墙。
按照林子轩的估计,只要能控制住演员和幕后工作人员的片酬,三百万就可以拍完。
他拍这部电影一个是好梦公司需要转型,拍两部能拿奖的艺术电影,还有就是觉得这部电影放到现在这个年代很有意义。
进入九十年代,华国社会发展的很快,人们的欲望在疯狂的增长,不知道节制。
这部电影或许能给当下的社会带来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说实话,在目前好莱坞大片的冲击下,这种节奏缓慢的文艺片不合国内观众的口味,在国内电影市场肯定会赔钱,只能走国际化路线了。
这样一来,就能把陈导明和俞菲鸿等人介绍到国际影坛,在西方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那么等以后拍电影版《卧虎藏龙》的时候成功的几率就会大上一些,要一步步的来。
林子轩暂时没和他们讲,要等剧本出来后再说,兴许他们对角色有不同意见呢,这都是没准的事儿,反正日子还早,不用着急。
六月底,导演李桉回宝岛为自己的一部影片做宣传。
他是宝岛人,毕业于宝岛国立艺专影剧科,后前往美国深造,在纽约大学学习电影制作。
毕业后有过六年在家赋闲的日子,后来拍摄了多部获奖的文艺片,声名大噪,成功打入好莱坞主流的电影圈子,获得了好莱坞电影公司的认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