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比喻

    第三百三十八章 比喻 (第2/3页)

得高额的投资,拍出来的片子没办法通过正常的渠道上映……

    这是困扰青年导演或者说国内大多数导演的难题。

    不少青年导演起步的资金都是东拼西凑来的,往往只有十几万或者几十万块钱,这点钱没办法拍一些高大上的片子,连稍微像样点的道具都买不起。

    他们首先想的不是我要拍一部经典电影,而是想着怎么省钱。

    拍摄身边的故事最省钱,不用什么昂贵道具的知名演员,就把日常的生活拍下来就好了。

    于是,他们选择的大多是现实题材和边缘人的故事,那点资金也只能拍摄这样的故事。

    从这儿可以看出,倒不是说这批青年导演,或者叫做第六代导演就想着拍那么灰暗的故事,更多的是他没有太多的选择。

    他要是能拿到上千万的投资,也可能会去拍主流影片。

    只能说,现实的困境和导演内心的情绪恰好结合在了一起,这批青年导演在这段时期拍了一系列色彩灰暗的影片,就形成了第六代。

    这个成因很复杂。

    现在的影坛被第五代导演所把持,他们经过多年的拼搏已经功成名就,在国际上获奖,在国内有名气,影院认可他们的片子,很容易拉到投资。

    正因为如此,青年导演拿到资金和拍片的机会就少了。

    第六代导演想出头,只能走第五代导演的老路,那就是在国际上获奖。

    当初第五代导演就是凭着在国际上获奖从而站稳脚跟,成为国内影坛的少壮派。

    这就像是一个轮回,一个国内导演很难避免的轮回。

    国内电影行业的大环境如此,留给他们的选择并不多,在他们看来,张亿谋的成功可以复制,就看谁能成为下一个张亿谋了。

    不远处的位子上,林晓玲正在和徐晶蕾说着悄悄话。

    林晓玲在《小城之春》里做副导演,副导演其实就是个跑腿的活,但能学到东西。

    林子轩把林晓玲和徐晶蕾安排进剧组,就是去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