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故事和形式
第三百六十四章 故事和形式 (第2/3页)
时间,大量西方的新潮艺术思想涌入国内,电影人开阔了眼界,一些年轻人吸收了西方的电影思潮,不想再走原来的老路。
他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就这样形成了第五代。
可以说,第五代导演就是反传统的一帮人,他们迎合了那个时代观众求变的心理。
以前的电影人注重讲故事,第五代导演却偏偏淡化故事,淡化表演,片面注重视觉造型,给观众强烈的冲击力,以为这样才算是艺术。
事实上,那不能算是艺术,只能说是一种技巧。
所以说,第五代导演在艺术形式上拍的是油画,第四代导演是传统的水墨画。
《小城之春》应该说是一部回归传统的影片,它注重故事,不注重形式。
《活着》同样是一部回归传统的影片。
在那部影片里,张亿谋放弃了以往浓墨重彩的画面和形式主义,安安静静的躲在摄影机后面,认认真真的拍一个故事。
不用造型、意念的方法去营造氛围,不搞民俗,不猎奇,实实在在的讲述一个家庭的辛酸往事,这样就足够了。
众人先就电影里故事和形式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我觉得故事是主要的,以前我们没能力把故事和人物弄扎实,就借鉴了西方的一些艺术形式,表面看起来是成功了,拿了大奖,观众觉得新鲜,但这是由于我们自己的不足造成的,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姜闻发言道,“我自己有时候也喜欢弄一些形式的东西,不过一个好故事才是电影的核心。”
“这点我同意,从八十年代开始,国内的导演都在探索,走出了一条路子,像是亿谋等人,在国际上获得了认可,扩大了国内电影的影响力,这是好事儿。”田状状点头道,“只是时代不同了,光是形式化的东西显得空洞,我不是说形式不重要,这就像是人的两条腿,只有形式和故事结合在一起,才能撑起一部片子。”
“我这两年也在琢磨这个事,尝试了不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