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讨论
第三百六十五章 讨论 (第2/3页)
主义,这和他们的生活阅历有关,他们在社会上往往处在被排挤和漂泊的境地,想要借机发泄心头郁积的情绪。
他们不愿意歌颂主流,更上不了上层社会的台面,所以只能拍地下电影。
这个话题比较沉重,林子轩稍微活跃了一下气氛。
“姜哥就是第六代的,这个问题他最有发言权。”林子轩说笑道。
“我不是第六代吧,我认同他们的一些想法,那就是在拍片子的时候要大胆的尝试,不要在乎什么规矩,电影这个东西就没有规矩可言,或者说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可我的创作理念和他们并不相同。”姜闻解释道。
有的导演很难用第几代来划分,比如姜闻和冯晓刚。
姜闻的电影虽然有理想和浪漫的情怀,但不是反思历史的类型,应该说是怀旧,所以他不属于第五代导演。
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在空间形态上一直是向内的、封闭的、局促的,这和华国人的生存环境有密切的对应关系。
姜闻电影的空间形态是向外的、敞开的、舒展的,它把人引向更广阔的天地。
如果说第五代导演是拍院子里面的故事,那姜闻就跳出了院子,站在了屋顶上。
冯晓刚这个就更难说了,他不是科班出身,目前来说还没有形成什么风格,更谈不上第几代,不过他一直在求新求变。
在座的林晓玲属于第六代,只是她还没有毕业,就算拍了一部电影,仍然属于小字辈。
宾馆会议室里没有记者,大家聊的很实在,不虚伪,主要讨论了国内电影的现状和未来。
能在这儿听听比在学校上课的收获更大,这相当于国内电影行业的高端论坛了。
最后一个话题导演们相当感兴趣,华国什么时候会出现世界级的电影大师。
这个电影大师不是说拿了多少奖或者拍了多少部电影,而是说有没有对电影的发展做出贡献,要么创造了一种新的拍摄方式,要么开创了一个新的电影流派。
总之,是能在世界电影史上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