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极限
第四百一十四章 极限 (第2/3页)
拍大半年时间。
如果是好莱坞的投资,这么拍肯定不行,投资商绝不会答应,好在这次是欧洲的投资,欧洲电影人追求艺术,觉得只要是为了艺术就值得反复尝试。
于是,姜闻就和他们讲艺术。
我为什么这么拍,有没有更好的表现方式,我不试试怎么知道,不得不说,在这方面,姜闻有自己的一套,糊弄老外足够了。
“姜闻拍戏认真,和其他导演不一样,在拍的时候有不少临时琢磨的东西,不太按照路子来,不过这种感觉挺有意思。”葛尤描述道。
“你这是说我拍戏不认真了?”冯晓刚玩笑道。
“各人的方式不同,你拍的是娱乐片,能和人比么?”葛尤回应道。
葛尤分别跟张亿谋、冯晓刚和姜闻合作过,这三位导演的性格不同,拍摄手法也不同。
张亿谋的影片注重形式,对演员的要求没有姜闻高,如果用分数来表述的话,他觉得演员达到八十分就行了,另外二十分可以采用摄影手段弥补。
所以,张亿谋的大多数片子充满了仪式感,从而降低了演员在影片中的表现力。
大家看了之后就知道这是张亿谋的电影,打上了张亿谋的印记。
冯晓刚对演员的要求更低,有七十分就足够了,贺岁片更多的是靠剧本支撑,演员能保持状态,不出戏,这部片子就成功了。
而且,他和葛尤合作,根本不用担心演员演技的问题。
葛尤就算不走心,那演技也在七十分以上,稍微走点心,就超过八十了。
不过冯晓刚不是光靠剧本和葛尤,他有自己的东西,他的片子在构图上非常精致,这和他出身美工有关,有美术功底。
还有一点,无论是张亿谋还是姜闻,都很能花钱,拍一部片子要两三千万。
冯晓刚只用十分之一的资金就能拍出一部票房大卖的片子,这部片子并非粗制滥造,相反能经受住时间的检验。
这是冯晓刚的能耐,在性价比上比另外两位导演都高,或者说是华国性价比最高的导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