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调节
第四百四十五章 调节 (第2/3页)
的音响效果。
从这里就能知道,国内的院线原来是什么样子,影院的设备早就过时了。
不是说大家不想用好东西,而是没钱买,或者说不舍得花钱买,总觉得还能用,凑合凑合就行了,久而久之,和其他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由此可见,国内电影产业的工业化迫在眉睫。
这和工厂一样,想要赶上发达国家的生产水平,就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管理经验。
相对于对姜闻的头疼,欧洲人对葛尤相当满意,认为葛尤是一个有天赋的演员。
这么说是因为他们对葛尤还不太了解,葛尤应该属于后天努力的类型。
葛尤善于演绎小人物的内心,他知道那是一个什么状态。
影片中许三观就是个地道的小人物,在和姜闻的探讨中,葛尤尝试了很多种表演方式,寻找状态,光是这个过程就用了一个月。
结果效果很好,他虽然演出过不少小人物的形象,但这次演出来的是一个不一样的感觉。
欧洲的投资商邀请葛尤到欧洲发展,和欧洲的知名导演合作,应该会碰撞出艺术的火花。
“这是好机会啊,多少人都想进军国际影坛呢,你怎么就这么给拒了?过去试试也好,就算不成了,咱还能回来不是。”林子轩好奇道。
“还是算了,我倒不是不动心,而是觉得成不了。”葛尤摇头道,“火花是那么好碰的么?要真那么容易碰,早就酿成火灾了,别到时候拍出来的东西中不中洋不洋,那就没脸了。”
“你就是放不开,不去试试怎么知道?”姜闻反驳道,“我倒是想去,可人家不要我。”
“还真有点,在国内待惯了,跟老外拍戏没法交流,咱们自己拍戏,怎么着怎么着的,一说就明白了,和老外你说半天,中间还有个翻译,弄得太乱,找不着状态。”葛尤解释道。
“所以说根子还是在你自个身上,那些跑去好莱坞发展的,要先学英语,不懂英语根本找不到戏拍,环境改变人啊。”姜闻感慨道。
在《许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