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未映先火
第四百七十三章 未映先火 (第2/3页)
宣传的噱头是《回家》是首部获准在华国大陆监狱拍摄的影片。
他们相信意大利观众对此应该会感兴趣。
威尼斯电影节刚刚开始,两部来自华国的电影就有暗中较劲的苗头。
这同样是一种宣传手段,把两部影片放在一起比较,能引起关注度,成为热门话题。
林子轩没有去威尼斯,他要忙着《生死抉择》的上映工作。
《生死抉择》的初剪版本长达三小时零十分钟,和《泰坦尼克号》的时长差不多,但这部片子显然不能和《泰坦尼克号》相比。
一部影片的时间越长表示在影院上映的场次越少,场次少代表着票房少。
举例来说,九十分钟的电影一天至少可以安排六场,一百八十分钟的电影只能放映三场。
前者的票价是十五元,后者只能是二十元,一部国产主旋律影片如果票价超过三十元,观众恐怕不会买账。
这么算下来,在同等上座率的情况下,时间越长的电影票房越少。
想要提升票房成绩,先要把影片的时长压缩下来。
《生死抉择》最后压缩到两小时四十分钟,这样在影院一天可以放映四场。
由于京城电影制片厂事前做了充足的准备,在总局审查的时候没有受到太多为难。
这部影片的量刑问题由司法部门的多位庭长进行了反复论证,事后还把影片送到了上级的纪委部门,请有关人员审查。
做到严格以法律为依据和准绳。
在总局获得批准后,韩三评邀请京城电影圈的影评人和专家观看了《生死抉择》。
这是想在全国上映前获得好口碑,有了好口碑才能吸引观众。
作为京城电影制片厂的厂长,《生死抉择》的导演,韩三评的面子大家还是要给的。
放映当晚,来的不仅是影评人和专家,还有不少明星,林子轩、冯晓刚、葛尤和张国粒等人悉数到场,给电影撑场面。
两个小时四十分钟过后,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部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