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十七岁

    第五百八十一章 十七岁 (第2/3页)

期他们会把认为不恰当的部分剪掉,不会在电视上播出。”

    “我知道了,谢谢林叔叔。”韩含回应道。

    根据林子轩的了解,这次《对话》节目组邀请了一位华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和一所重点大学教育专业的教授。

    还有一位同样十七岁的女孩子,写过两本书,钢琴弹得不错,品学兼优。

    节目讨论的重点是韩含现象形成的原因,社会对于成功标准的定义等话题。

    回到家里,林子轩和慕姗姗聊起了韩含。

    “这孩子感觉挺内向的,看不出哪儿叛逆,报道不实吧?”慕姗姗怀疑道。

    韩含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了一些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言论。

    比如他认为上大学没有用,浪费时间,花那么长时间在学校里学习不感兴趣的知识,不如自己自学感兴趣的东西。

    他还说过什么都学的结果只能是平庸。

    他甚至说《三重门》这本五十年内无人超越。

    这些言论在大众看来就是狂言,大家觉得这孩子魔怔了,钻牛角尖儿。

    华国社会一向讲究谦虚是美德,当然也出现过不少轻狂之士,但那不是社会主流,狂士的下场都不怎么好。

    年少轻狂,这是不少人对韩含的看法。

    “年轻人嘛,总会有些傲气,不服输,这是好事儿。”林子轩解释道,“何况现在的社会环境不同了,他们追求个性,不像咱们那时候想追求都没得追求。”

    “说的那么老气横秋,咱们那时候怎么没有个性了?”慕姗姗反驳道。

    林子轩想想也是,华国的八十年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

    大学里涌现了各种新思潮,写诗歌写文章,每个人都有远大的理想,比韩含还狂的人多了去了,出了不少著名的作家和诗人。

    只是没有现在的宣传力度,在当时的影响力不大。

    那批人毕业后出国留学,下海经商,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

    只能说,每个年代的年轻人有各自不同的追求,人生同样精彩。

    “好吧,你说的有道理。”林子轩承认道。

    “我觉得节目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