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球案
第二百零一章 球案 (第2/3页)
。
洪衍武居然还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做了不少煞费苦心的安排。
比方说,除了留出一个出入口,两个球案几乎都用铁丝网环绕天棚架子围了起来。
这样就最大程度避免了孩子们捡球时跑到马路上会出危险。
而且用的正规球网,不是用砖头代替的。
球案平面也不是水泥的,是光可鉴人的理石面儿,算是奢华版。
再比如说,洪衍武还用每月六十块礼宾券为代价。
请居委会分别在中午放学和下午放学的时间段儿,派一位大妈来维护纪律,协调孩子们轮换使用球案。
基本上是以发号的办法,中午十五分钟,下午二十分钟轮换一拨孩子进去。
这样就大大的改善了孩子多,球案少的困窘。
另外为杜绝大孩子欺负小孩子的现象,这两个时间段只允许小学生进去玩儿。
初中生要想打乒乓球,就只能等到天黑之后了。
照明的问题不用担心,洪衍武在天棚上给每个球案都架设了灯光。
虽然不是专业的体育照明,做不到亮如白昼,倒也能凑合用。
这年头没孩子挑剔这个,眼花了倒正好换其他人来呢,也省得只有少部分霸着球案子。
至于周日的安排,则是上午小学生,下午初中生轮换使用。
要是再大点的高中生想玩,那可就对不起了。
为了照顾低年龄孩子的利益和安全,球案入口处挂上了个牌子,写明了十六岁以上谢绝入内。
不用问,对这些措施,无论大人小孩都挺满意。
因为不难想明白,有了这样的规则和限制,才是真正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着想。
于是球案一经开放使用,附近的孩子更爱往这里跑了。
而大人们也感到放心,不会过多的担心孩子打架,或是安全问题。
当然,因为来打球的孩子增多,天天泡在这儿。
又或是贪玩的孩子不回家,大人找了来。
怎么都会带动商店冷饮零食的销售,这也是洪衍武预料之中的良性效应。
不过还得说一说,这小子的聪明劲儿可远不止这么点。
他一个筒子河里都能寻着大洋钱的主儿,挣钱的脑子可是谁也比不了。
这不,在扩充儿童产品柜台的时候。
除了增加诸如果丹皮、鸡蛋卷、羊羹、山楂糕、杏话梅、糖豆、甜米花、牛肉干、泡泡糖等各类流行的儿童零食以外。
他跟着就想到了乒乓球拍和乒乓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